Web3.0 的核心就是让更多的数据得以相互关联,以区块链为基础的 Polkadot 将会带来隐私保护、数据安全、基于共识的治理方式等去中心化特性,并以此奠定 Web3.0 的基石。
原文标题:《IOSG VC:Polkadot 生态的投资逻辑》
本文是「Polkadot」生态的投资逻辑直播整理,提问者是 PolkaWorld,嘉宾是 IOSG Venture 创始人 Jocy Lin。
Jocy:这个问题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地表达,但目前为还没找到一个形象的说法,或许可以这样理解:
如果把比特币和以太坊比作北京和上海,那 Polkadot 就相当于是信息的高铁连接这两个城市。Substrate 作为 Polkadot 上一个开源的开发框架,可以让所有开发者在 Polkadot 这条高铁沿线创建新的未来城市。
在讲 Polkadot 之前,我们可以先谈一下目前 Polkadot 的前辈们在做的事情。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区块链不可能三角:无法同时实现可扩展性、安全、去中心化三方目标。比特币和以太坊 1.0 优化了安全性和去中心化,以太坊 2.0 发展了规模化扩展和安全性。在未来可预期时间内,区块链不可能三角仍难被打破上。目前来说,最好的区块链项目都只能侧重一到两个目标来高度定制发展。
规模化解决方案
在未来,各式各样的区块链解决方案将逐步渗透进入我们的生活,我们可能会见证不同的区块链方案(如 IoT、金融、医疗等)落地。协议层本身已经在扩展方面做得很好,从 Layer0-1-2 都已经有相应的解决方案,目前有越来越多的项目致力于解决区块链三角的平衡。
展望更远的未来,如何解决区块链的互操作性将会成为更紧迫的问题。Polkadot 是一个网络接口,允许一个链与另一个链相连,尽管这些链有不同的共识机制和 token 经济设计。Polkadot 不是替换这些区块链,而是将这些同源协议相互桥接。这使最终用户可以快捷便利的访问整个异构区块链生态系统。每个人都可以通过 Polkadot 访问不同的未来城市。
区块链网络间的互通
Jocy:在谈论我们为什么投资 Polkadot 的同时,我们先看看我们目前投资的 Portfolio 图:
IOSG 投资 Portfolio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先前的关注点更多在 Scalability 可扩展性方面。目前在可扩展性方面的解决方案非常多,针对 Layer0~1~2 都有(我们也有所布局),所以区块链的可扩展性不会成为未来的主要挑战。Polkadot 致力于解决区块链的互操作性问题,成为连接多个区块链孤岛的桥梁。我们在研究 Web3.0 产业地图的时候,发现到 Web2.0 时代到 Web3.0 转变过程中是需要一个重要的连接介质的。
我们现在所处的 Web2.0 阶段,用户的数据、身份、意图等全部都被巨头控制,其中不仅包括互联网公司,还包括互联网服务提供商。
在 Web 3.0 阶段,用户将拥有对自己数据的绝对控制权力。所有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和视频等)都将存储在去中心化的存储网络中,用户可将自己的数据授权给其他机构使用,在减少存储成本的同时提高使用效率。机构也不需要将用户的数据存储下来,而是任由其存储在区块链上。
Web3.0 的数据全公开让作恶成本变得非常高。未来,传统商业数据和区块链数据的打通需要更好的连接方式,我们在 2017 年、2019 年两轮对 Polkadot 的投资都是在围绕着整个去中心化生态的打通和再丰富。
简化版 Web 3.0 Stack
Polkadot 提供了一套开源的开发框架,让传统世界和区块链领域的开发者都可以比较容易地开发一条区块链,然后不同链之间的数据是具备互操作性和共享安全性的。每个平行链的处理能力是独享的,都能达到几百 TPS 的能力,而且还能不断的自行水平扩展。而且所有的新平行链默认连接到 Polkadot 的生态系中,享受网络共享安全性和互操作性带来的好处。
Web3.0 的核心就是让更多的数据得以相互关联,以区块链为基础的 Polkadot 将会带来隐私保护,数据安全,基于共识的治理方式等去中心化特性,并以此奠定 Web3.0 的基石。
这里面核心我们看中了 Polkadot 三个不同的能力:
1. Substrate——解决互操作性:
Substrate 类似于和 Polkadot 同底层的库、开发平台和工具包,提供底层框架,而上层共识,投票逻辑、虚拟机环境,节点通信、数据库 / 文件存储等则作为各个模块,平行链的出块时间、gas 有否、Token 治理等规则可基于 Substrate 定制。事实上,「一键发链」并非什么新的场景,许多公链也将其作为标配设计,不同之处在于基于 Substrate 的部署使得未来与 Polkadot 的兼容变得简单,包括与 Polkadot 的直接和方便的嫁接,以及安全性共享、互操作的实现、Substrate 框架更新的同步等。
对 Polkadot 的 Substrate 来说,Polkadot 是使用 Substrate 构建的项目之一,任何人都可以基于 Substrate 去做自己的区块链项目,即使与 Polkadot 毫无关联也并不影响,目前来看,在 Polkadot 未上线前已经提早发布 Substrate 是一个很聪明的举动,相比主网上线后再去寻找平行链以及磨合,Substrate 框架的尽快开源,有利于让潜在合作方尽快提早参与到开发中来,在其主网上线前蓄势,主网上线后快速迭代。这也是 Polkadot 虽然主网上线晚于 Cosmos,生态却已经领先的原因。
2. 外包和延展的第三方特性——解决可扩展性:
Polkadot 本身是没有,也不需要智能合约的,如果有需求,调用底层智能合约模块来构建一条合约链即可。Polkadot 只需专注于安全性、共识协调、状态存储,数据调用等与多链相关的核心即可,整体是比较轻量的。这样设计的好处是,比如智能合约的场景,可以有多个团队在智能合约平行链的故事上下功夫和竞争。
3. 共享安全 Shared Security:
首先是攻击成本,在 Polkadot 中,三分之一的验证节点必须一次性攻击系统。如果有人试图攻击系统,Polkadot 会将削减这些验证节点的 stake,削减比例最高可以达到 100%。共识 GRANDPA 确保远程攻击只能由所有验证节点的 1/3 一次性攻击完成。基于该技术设计,增加攻击网络的最低代价。
第二点是 Polkadot 的核心,Polkadot 在中继链和所有连接的链中之间具有共享状态。为确保整个系统的有效性能够持续存在,不会损坏单个部件。这也是和 COSMOS 的最大不同点,即共享安全的特性,攻击者无法攻击某个特定部分或平行链,网络中各平行链和系统模块,享有同样的安全保证。平行链间的相互信任,为更多经济关系的建立打造基础。
Jocy:这是一个好问题,我觉得目前 Polkadot 价格在一二级市场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溢价,对比 Polkadot 在中国以外地区的热度(包含欧洲、美国、新加坡等,当然也有人在说欧美仍然没有从熊市中恢复过来)较为温和,大家并不会将其看作非常热门的项目。
因此我认为作为普通投资人如果错过了前两轮的 DOT 的投资,可以等 Public sale,但是作为投资,我觉得应该更多的展望在未来更新的更有意思的项目,在 Polkadot 底层和生态的项目中寻求新的投资机会。
Jocy:目前针对 Polkadot 的第一期和第二期投资人的 token 都已经发放在大家当时预留的 ERC20 钱包中。
我理解映射这个问题是指 Polkadot Claim 测试网的 Kusama token。目前全网所有的 DOT 持有者都可以 Claim Kusama 的 token。主网上线后官方将安排 Listing,因为主网上线之前 Polkadot 的 token 将无法转账,所以目前我不建议大家在一级市场购买 DOT。
此外,Kusama 作为 Polkadot 的测试网络,在 Soft launch 之后任何人都可以申请成为验证节点,并且在 Soft launch 结束之后就可以开始获取 Staking 的奖励。
关于 Kusama token 转账问题,需要在 Kusama launch 之后,且 PoA 网络稳定运行一个月切换 PoS 网络之后,Kusama 才可以完成转账操作。
Jocy:目前官方的私募售卖已经全部停止,可以等待公开募集。公募信息大家可以留意 Polkadot.network 公告更新,我了解到是会在今年的年底。关于投资人的 KYC 细则,目前在官方没有确认在什么平台 Public Sale 之前,仍然无法确定会有怎样的 KYC 要求。
Jocy:Kusama 我觉得更多的不是一种投资价值,作为 Polkadot 的测试网络,它在被寄予厚望的同时也预示着会发生非常多混乱的情况,而且作为一个没有任何融资纯粹靠 Polkadot 主网一对一映射的网络,不应该给予它过多的投资和炒作价值。
Kusama 作为 Polkadot 的先行版测试链( 「金丝雀」 网络)。它是一个早期的、未经审计的、完全实验性的预生产试验网络,旨在帮助了解各种尖端技术如何在 「真实」 经济条件下引入包括治理、Staking (抵押) 和分片等领域。Kusama 将会在未来的两个月经历从 PoA 到 PoS 的网络切换。
参与投资 Polkadot 的投资人可以通过官方渠道领取相同数量的 KSM。对于那些目前没有持有 DOT 的人,Web3 基金会将使用其持有的部分 DOT 份额来成立一个 KSM 水龙头。
按照 Polkadot 网络,W3F 拥有 30% 的 DOT,那 Kusama 上线之前,W3F 持有的 300 万个 KSM。 这部分 KSM 也不会在市场流通,因此流通值目前可以预设为 700 万 KSM,当然这里面会有很大一部分 KSM 参与到 Staking 中去,剩下一部分会在二级市场流通。
Polkadot 创世期的主网 DOT 代币的百分之一(W3F 将拿出 100,000 个 DOT),被保留作为对 Kusama 利益相关者和贡献社区的最终激励。
官方并不鼓励交易 KSM,但已经有交易所上线 KSM 交易了。根据目前官方的说法,将来会将 1% DOT 空投给所有 KSM 持有者。那么,应该说 KSM 基准价格是 1% DOT。
Jocy:我们目前仍然在布局较为早期的项目,目前在过去的半年我们接触了如 Edgeware、Chainsafe、Kilt、Polkascan、Plasm 等 50 多家优秀的开发团队,有打算在 Polkadot 上做多链的类 DAI 稳定币,有做 Parachain 的 Plasma 侧链方案,有做数据交互和底层中间件平台等等。我们目前投资了 Machine exchange protocol、Ocean Protoco。
这个图是我们构建的目前 Polkadot 的 Eco-Map:
Polkadot 生态地图
pLIBRA 也是拿到 W3F grant 的项目。相信在未来 2-3 年,大多数有趣的项目将集中出现在基础设施层:开发工具将服务于智能合约库、数据管理框架等领域的开发团队。这些区块链网络的基本工具革新将推动面向个人和机构投资者的 Web 3.0 转型,并且提供计算、存储和数据隐私等方面的底层协议。
将来 Polkadot 上线后,我们可以期待一些超级有趣的链相互协作、创造新的使用场景。这些平行链可能包括:
Jocy:我认为在波卡生态中目前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因为波卡在设计时验证者的数量很少,如果大量数据产生的时候,波卡能否保证快速的出块,保证网络不会堵塞。在极端情况下,中继链的压力无限大的时候,为了保证网络安全,中继链必须不停的把它的验证节点随机的安插到不同的平行链上去二次验证,这样会导致验证节点的工作效率变低和可用节点的变少,从而整个网络也可能会堵塞。
二、在现在来看,波卡网络上能让平常百姓使用的实际应用并不多。如何让波卡和传统商业相融合、教育并鼓励所有人加入波卡网络,从而完成从 Web2.0 向 Web3.0 的转变,这是一个难点。
三、Polkadot 目前需要在区块链世界里通过开源框架吸引足够多的应用开发者入驻和建设生态,之后打通传统商业世界开发者,跨链作为纽带打通连接区块链世界和现实世界,目前整个 Crypto 市场仍然非常小,如何吸引传统世界这个增量市场我认为不止对于 Polkadot,对于所有项目都是一个非常开放而严肃的问题。
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CoinVoice 立场,且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如需报道或加入交流群,请联系微信:VOICE-V。
简介:波卡(Polkadot)第一中文社区,带你寻找 Web 3.0 时代新机遇!
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