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嘉宾 Ming Guo 简介:
-区块链项目Soteria的创始人;
-曾是一位火箭专家;
-曾在硅谷担任软件工程师20年;
-在高性能算法设计,网络协议和交易系统业务方面有很多贡献;
-创业孵化投资人,共同创立深圳Make Mountain Accelerator,利用硅谷-深圳资源帮助世界各地的智能硬件创业公司。
Claire:
各位朋友晚上好!我是【魔笛手技术开发社区】的创始人Claire Wu. 今晚有幸成为主题分享『SSDE(一)资源绑定信用经济体的黄昏』的嘉宾主持。今晚非常热闹,有约60个社群一起联播。首先,感谢主办方【无名高地】和猛小蛇大咖、【通证观察】、【魔笛手技术开发社区】和【通证经济实践联盟】,也非常感谢主讲嘉宾Mr. Ming Guo从美国远道而来,进行不同主题的布道式分享。这些分享内容为我们带来了目前世界各地最新的思潮和技术,非常具启发性!感谢各位群主的平台,所有支持这次主题分享的媒体,当然最要感谢的是收看和关注本次活动的朋友们。
Claire:
目前,我们正处于一个时代的转折点,贸易保护战和政局动荡只是表面的现象,引用Ming Guo 的观点,其深层次的原因也许是因为我们正面临“增长动力”的枯竭,也就是“人口红利”和“技术红利”的枯竭。普通民众对隐私保护的意识正在日益加强,然而,智能硬件对巨数据的收集又时刻出卖我们的私隐。究竟我们应该一如既往地逆来顺受,还是应该奋起捍卫自己的权益呢?怎样的经济模式才适合人工智能时代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认真收看今晚的主题分享。现在有请 Mr. Ming Guo……👏👏👏
Ming Guo:
大家好,我是Soteria创始人Ming Guo. 今天给大家准备的直播题目是:『SSDE(一)资源绑定信用经济体的黄昏』
『SSDE(一)资源绑定信用经济体的黄昏』主题分享正文:
由比特币开启的区块链革命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但是直到今天仍未释放出其全部潜力。为什么呢?因为以比特币为代表的“中本聪共识”区块链的几大基本特性:“去中心化”、“抗审查”、“去信任共识”,是和我们当前的中心化、高度垄断的互联网、以及“资源绑定信用经济体”(我们目前唯一的经济形态和模式)不兼容的。
这也是为什么当年的互联网兴起的时候极其顺利,因为原始互联网进化成高度垄断的商业万维网本身就是“资源绑定信用经济体”的最后荣光,而区块链落地却这么难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区块链“无地可落”!
“无地可落”是因为我们当前区块链领域发展和应用市场落地遇到瓶颈,密码货币的极端波动性和混乱炒作也是罪魁祸首。同学们!我们必须跳出自己的小圈子,看看世界,看看历史,看看人间,看看我们的周围,看看我们当前所处的经济体和时代~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我们正处于人类文明的巅峰,同时也处于人类文明的新十字路口。我们享有有史以来最持久的经济增长、财富增加和技术进步,同时也遭到气候挑战和不平等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侵蚀。
十年前的金融危机让我们看到,信用驱动下的资源绑定经济体系的动力正在枯竭,经济增长的成果日益集中到金字塔的顶端,垄断成为了创新的动力和终局。垄断使得很多创新都丧失了原生的驱动力,信用金融如癌症一般侵蚀了我们的经济体,这是寡头、庄家和行骗者的盛宴时刻,这是劣币驱逐良币的狂欢时刻,这也是创新者的至暗时刻。区块链也不例外。
“我猜中了开头,却猜不到是这结局”(《大话西游》至尊宝说)
今天,我开始告诉你“结局”之后的故事。
我相信大家和我一样,身处在一个“巨变”的时代,但不是所有时代的人类都有我们这种“幸运”。
如果你不觉得我们处于这样一个时代,你感觉不到或者不愿意承认“变化”,那么恭喜你,你是一个幸运儿,因为你的记忆只有7分钟,你是一个天生乐观、幸福的“韭菜胚子”。你生活在当下,你相信世界永远是现在这个样子,这个时代的的经济学家们已经给了我们所有问题的答案(要不怎么他们能得诺贝尔奖呢?)。
你不富有是因为别人比你努力,“机会的均等”要胜过“终点的平等”(伟大的米尔顿·弗里德曼说),“机会的平等”哪里来的呢?来自于“万能的市场”的调节,而驱动这个“万能的市场”的就是我们自己的“自私的基因”(更伟大的里查德·道金斯说)。
里查德·道金斯👆
伟大的米尔顿·弗里德曼👆,诺贝尔奖获得者
“万能的市场”、“看不见的手”——市场的有效的调节机制,是使市场里的博弈各方从不平衡回到平衡,例如“纳什均衡”。但是我们也知道,市场的“有效”、“均衡”并不是天然的,而是和市场参与者的特质和市场环境息息相关。
我喜欢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待经济现象。如果我们把“有效”、“均衡”的市场,或者说“经济体”,看成是一个“弹性体”,那么对市场的任何过度的“拉伸”、“过火”都可能使得市场失去弹性,甚至断裂、塌陷。不幸的是,我们目前的经济体——“资源绑定的信用经济体”,就是处于一个失去弹性的“极端”状态,“断裂”与“坍塌”随时可能出现。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理论和现实有一个巨大的矛盾。如果给我们“平等”(机会的平等)的“万能的市场”/经济体的一个首要条件是“均衡”(自我调节、“万能的手”)的话,我们这个经济体(资源绑定信用经济体)的驱动力却绝不是“均衡”。相反,我们这个经济体的驱动力是:
“区块链不可能三角”?(让我说你什么好呢?)不是的。这个三角历史要悠久的多。
“𝚫”—Delta是价差,利润 (割下的韭菜?)
米尔顿·弗里德曼说,“𝚫”会带给我们“自由”。他并没有提到“繁荣”、“幸福”,但我想他觉得后两者是不言自明的吧。但是“均衡”呢?在他那个时代,正是高效、全球化的“市场”高歌猛进、大放异彩的时代,“均衡”不是大家在意的问题。可惜,米老2006年于94岁高龄仙逝,离2008年金融危机只差两年。
十年过去了,“均衡”的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远。还是让我们回到三百年前,回到开始吧。是的,那时我们找到了“财富”的秘诀:
我们进入了资源绑定的信用经济体时代。资源绑定经济体的一个特征是,资源的有限性(不只是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动力:“𝚫”的一个结构性矛盾:“有限性” vs. “增长”。
我先来说说“增长”的故事,然后再说“𝚫”。
人类社会诞生以来,“增长”曾经并不是一个全社会“追求”的目标。我们的观念中人类追求的目标,比如“追求幸福”,好像和“增长”没有什么关系。243年前托马斯·杰克逊写下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的时候,他一定想到的不是“增长”。现在全世界有哪个国家的宪法是把“增长”写进去的吗?但是,自从3百年前“资源绑定的信用经济”模式诞生以来(现在全世界的经济体基本上都是“资源绑定的信用经济体”),我们都被一条和人类“追求幸福”无关的“增长曲线”绑架了。
这里面其实有一个小问题(caveat)很重要:也许“增长曲线”并不是问题所在?因为我们也可以说人类追求幸福是无止境的,对吧?所以,也许关键在于我们把什么放到这个“增长曲线”上?那么,假如我们把“幸福”放在这个增长曲线上又如何呢?但是,问题还是没有解决:你必须先定义“幸福”。
“幸福”是什么?(“小确幸”版,感谢“无名高地”|“丢丢”的精彩总结)
幸福就是不用一想到房价就想死;
幸福就是可以因为爱情而结婚;
幸福就是除了朝九晚五还能做很多喜欢的事……
很抱歉,我来把大家拉回现实……要把“幸福”放到“增长”的曲线上,我们是否可以把“幸福”定义为对资源的“拥有”甚至“占有”呢?
可惜“小确幸”抵不过冰冷的现实啊……我们目前的“资源绑定信用经济体”的社会价值观就是把“幸福”定义为对资源的“拥有”、“占有”。我们的经济社会价值观就是和前面那些田园牧歌式的“小确幸”相对立的。把“幸福”定义为对资源的“拥有”,这就是我们“资源绑定”经济体系的社会价值观。
我们来继续和“丢丢”的对话,“小确幸”还没死心:
我不年轻了,还是想做喜欢的事;
能有时间去思考更多有价值的事,而不是把全部时间用来做螺丝钉,丧失了为人的意义……
我来点评一下:
“把全部时间用来做螺丝钉,丧失了为人的意义”→成为”𝚫”的奴隶→“资源绑定信用经济体”的价值观。
“想做喜欢的事,有时间去思考更多有价值的事” →“思维互动”新经济体的价值观(提示:就是SSDE — “内生去中心化经济体”的价值观)。
现在,让我们来解读一下“增长的曲线”:
👆这就是“增长的曲线”。横轴:时间;竖轴:价值。价值可以理解为:财富、GDP……
其实,近三百年以来,我们时代的所有的政治、经济、历史和意识形态都可以用上图👆解释。我还是把标示放上去吧:
解说一下:比如说,川普所代表的那个铁锈带就是想回到“中期·拥有”那个时间段,因为现在的美国是在“晚期·占有”这个时间段: as are almost all sizable advanced economies (I mean “sizable”, so maybe Switzerland can be excluded).
那么为什么我们的经济模式一定要在这个“增长曲线”上呢?因为如果你的增长模式是“追求𝚫”(“追求利润”)的话,也就是追求 ∆ W / ∆ t > 0,那么你得到的社会发展曲线,也就是“幸福曲线”,就是这样子的增长曲线(这里不是和大家一起复习微积分啊)。这个曲线(“幂律曲线”)就是统治我们价值观的一条基本曲线,包括全社会对“幸福”的定义。
有意思的是,硅谷Paypal 投资“黑帮”老大彼得·蒂尔Peter Thiel 总结的硅谷投资法则也是这条曲线,这也就是“独角兽🦄️”商业模式曲线,如果你不是追求这种幂律增长曲线,你就不是独角兽,也就不值得投资。当然,他的“幂律曲线”不包括“END GAME”这一段。
END GAME是泡沫爆破吗?You wish...
END GAME阶段以前也被预测过,但都错了。它被认为是所谓“资源枯竭”的阶段,就是曾经马尔萨斯以及上世纪70年代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所说的那种情况。但是,现在看来那个理解是错的,完全误解了“资源绑定”的“资源”的内涵,实际上,这个枯竭不是狭义上的“资源枯竭”,特别是自然资源的枯竭,而是“增长动力”的枯竭,也就是“人口红利”和“技术红利”的枯竭。
其实“技术红利”枯竭也不准确,准确地说应该是我们的资源绑定的信用经济体可以支撑的“技术红利”的枯竭。比如说,我们的“资源绑定信用经济体”是肯定不能支撑一个“人工智能”大行其道的经济体和社会的,就好比自然农业社会经济模式不能支撑得起一个工业革命后的经济体与社会一样的道理。
总之,END GAME 阶段是一个极端的时代。
比如,美国国债:
这是今年3月一号美国债务上限到达时的美国国债数额。自从2011年开始,这个美国国债上限年年达到,年年都要提高。
过了一天,3月2号,国债被“规整”,新的上限智能维持到9月。
这是谁说的?👆
法国国王路易十六。
这段话很有名,因为伟大的马克思在《资本论》里面提到了它:
总结一下:
比如说,美国的实体经济被泛滥的债务和信用所困扰,网络经济则日益成为流量的游戏,成为多巴胺毒品商业模式,“表外经济”则是各种庞氏骗局流行。
投机的盛行将成为摧毁经济的大洪水,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大洪水”。那么,我们能看到未来吗?让我们先来看一本书:
福山的《历史的终结》,但是,历史没有终结,只是前进到新的阶段。我们借用一下黑格尔的历史论,这是新的“经济断代”: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资源绑定的信用经济体”,左边数第四个阶段👆 我们所说的SSDE -- "内生去中心化经济体",就是右边最后一个阶段。👆在“资源绑定的信用经济体”里,价值观是对“资源”的占有,在SSDE -- “内生去中心化经济体”里,价值观是“思维互动价值观”。就是:
好了,由于时间关系,今天我就先讲到这里。预告一下,在 “SSDE(二)”里,我将继续分享“三种价值体系”,以及去中心化世界的特性,敬请继续关注和收看。
Claire:
好的,期待……👏 非常感谢主讲嘉宾Mr. Ming Guo 为我们带来了以上充满洞见,精彩而又丰富的分享,我想大家对这个话题都有不同的见解,欢迎在以下的Q&A环节提出不同的观点和问题进行探讨。
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CoinVoice 立场,且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如需报道或加入交流群,请联系微信:VOICE-V。
简介:全球领先的区块链安全企业,专注区块链安全,与友商、开发者、投资者一同打造安全、便捷的区块链生态
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