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ore
简介:个人投资者
为了增加文章的可读性,首先来讲一段历史。
历史上的汉武帝在位50年,他的这一生都在不停的打仗。打仗是要钱的,这位大帝为了获取足够的资金来支持各种远征军,采用了包括但不限于卖官鬻爵、收重税、全民告发、盐铁专营、铸币等多种手段来获得金钱。
其中最值得说道的是铸币这一项。
一开始汉政府是允许民间铸造货币的,七国之乱的吴国因为有铸币权,成为实力最强的封国。武帝发现了这个好处,先是搞出了鹿皮币(即一张鹿皮要求贵族以40万钱的价格买下,材料就是一张白鹿皮,远不值这个价)和白金币(要求平民使用,材料是银锡合金,远远没有当时的黄金和黄铜值钱),带来的后果就是民间疯狂私铸白金币。
武帝一看,震怒不已,严刑峻法来处理这个问题,但人数太多了,数百万人私铸这个白金币。没辙了,武帝只好废掉这个白金币,并赦免私铸的人,宣称以后谁再铸就严惩不贷。
以后的货币发行全部归中央政府,发行五铢钱。但问题又来了:国家太大,产能不够。得了,又将铸币权下放到各个封国。但封国也比较缺心眼,封国铸出来的币比中央政府的币还要缺斤少两!
武帝只好在中央政府发行的五铢钱上画了个红边,名为赤仄五铢钱,并规定一枚赤仄五铢钱抵过5枚普通的五铢钱。这下老百姓又开始加入了仿制赤仄五铢钱的行列。
终于,武帝明白过来了,拿出终极大法:将全国的矿产资源全部收归国有以增加产能,以后铸币只能由中央政府进行。所有人都清盘了,全天下所有的钱币只准在上林苑铸造,铸出的钱币成为上林三官五铢,这个钱币通行了八百年直到隋朝年间。
历史讲完了,这对我们理解币圈有什么启发?
一、比特币等电子货币的诞生,开启了私人铸币的大门。但这些私人铸出来的币有用吗?
从白鹿币白金币到五铢钱,再到赤仄五铢钱,平民百姓都能仿制的钱币,带来的并不是共同富裕,而是经济的严重混乱不堪。
从比特币莱特币到以太坊,再到市面上林林总总被数字货币大数据平台收录的各种代币,总量达到了5800多种,假如再加上以太坊网络上发行的智能合约数量已经超过20万份(可简单理解为有20万种代币)。这么多私人铸出来的电子货币又有多少有用处?
国家队没有入场,也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机构来统一整个币圈。其实因为电子货币的去中心化特征,没有任何一个机构有权利、有能力来一统江湖。因此,这么多项目全靠个人来鉴别。当然,你可以选择已经被鉴别过的项目来进行投资。例如,头部交易所的大多数项目,已经经过了筛选,可能会规避掉一部分风险。
二、为什么平民百姓都能来仿制货币?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杜绝掉所有仿制的途径?
这一点,我觉得是比特币最该宣传的地方。减产只是一时的利好,总量有限、任何人都无法仿制、并且没有人可以篡改,这个才是永久的利好。
武帝自己铸出了多少白鹿币可能还有点数,毕竟贵族的数量有限。但铸出了多少白金币,谁能知道?百姓疯狂仿制,武帝自己也是一头雾水,只好就一封了事。但比特币的总量在代码上就已经规定死了,只有区区2100万枚,这些代码已经通过比特币网络传输到全球成千上万台电脑中。如果想修改一台两台十台百台电脑中的数据,可能比较容易。但全球所有的全节点数据,根本是没有办法修改的。
这个总量有限这一点,其实可以算是比特币的精髓。比特币的诞生就是为了对抗经济危机中,政府滥发货币让私人手中的货币越来越不值钱(即通货膨胀)这种行为的。现在全球在疫情影响下,各国政府又都通过发行货币来对抗危机,美国更是开启无限量宽松货币政策。可以预见的,从现在开始我们手中的货币会越来越不值钱。
总量限定且无法复制的比特币成了这个特殊背景下最好的投资标的。因为精妙的密码学原理,没有任何人能够仿制比特币,更没有人能够增发比特币。如果比特币被增发,那么这就不是比特币了,而是比特现金BCH、比特钻石BTD、超级比特币SBTC、闪电比特币LBTC等分叉币了。
三、从私人铸币各种乱象到政府铸币,最后必然的结局是政府接盘、所有人清盘。
现在各国政府央行已经在跑步进场了,政府能不能带来大一统的结局还真不敢说。但假如所有的矿产资源被收归国有(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了解一下)、量子计算机量产等事件会不会发生呢?
比特币应该是没有这样的烦恼了,比特币网络目前的算力约96.19 EH/s。这个算力的大小就相当于每秒钟运算10^18次,相当于1000万台10T算力的蚂蚁S9矿机。
所以说,比特币的安全性才应该是最该宣传的地方。
减产算什么?
「“比特币减半”优秀稿件征文计划」报名投稿链接:http://wazb4mx1qj5oojkv.mikecrm.com/yYINY6I
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CoinVoice 立场,且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如需报道或加入交流群,请联系微信:VOICE-V。
简介:区块链行业观察者和思考者,冷静的写作者
评论0条